新時代的交通(communication)工具


抹香鯨﹐設計論壇﹐6/10/2000

在獸力能源的時代,
只有貴族武士階級等少數人有馬騾等『高速』的交通工具……

三百多年前,自行車的雛形出現,
還是一些貴族的玩具……
兩百多年前,早期的汽車也是貴族專屬的……
本世紀初的飛機,迄今依然是高價的交通工具……

倒是火車與電車,是屬於庶民百姓的!
它真正的改變了地理空間的阻隔,
也促成人類社群的大移動……

美國大西部的開發,
華工把鐵路建到哪裡,聯邦政府的勢力就到哪裡……
蘇聯開發西伯利亞,中共勞改下放知識青年,巴西開發綠色中部,都是這樣……

這樣的交通工具,改變了地表人類社群的分布密度。
凡是屬於普羅階級的交通工具,
就有可能在今日的平民時代,改變社會的結構。

台北捷運通車,前後台北居民的生活就變了!
大家不再騎機車﹑擠公車,
大家的服裝儀容,穿著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化了。
(我爸媽以前是由公車路線,來建構他們腦中的台北地圖﹔
現在則是由捷運來認識台北地圖。)

另一方面,
在地理空間外,心靈空間的交通(溝通)工具,
也是藉由廉價高速的新工具,
在進行無聲的社會改革。

電話發明之初,無人相信它能取代傳統的面對面溝通……
電子郵件亦然……

可是今天,沒有電話,你就失去與人群連結的接點。

數位新時代的交通工具,
應該由『社會機能』面來探討設計的可能性,
而不該由『生活機能』面開始探討。


抹香鯨﹐設計論壇﹐2/18/2001

數年前﹐我以設計顧問身分參與工研院電通所的幾個計畫時﹐大家在聊天時就很感慨……
今天的資訊技術﹐優勝劣敗不是純以技術優劣來篩選﹐而是經由商業機制與政治權力的鬥爭來決定。過去個人電腦OS的界面﹐明明Mac Os較WinX好﹐可是商業權謀的結果﹐WinX顯然主宰市場。再以高容量儲存媒介而言﹐當年Toshiba提倡的super disk和飛利浦倡導的MMD﹐最後到了IEEE裁決全球規格時﹐還是DVD獲勝﹐只因為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大到能夠干涉市場﹐而市場決定技術的趨勢。

台灣今天﹐政治上完全沒有國際影響力﹐商業上則只是全球生產體系中的一塊殖民地。為了生存﹐我們流血流汗努力研發﹐來供應經濟大國消費者過舒裕的生活。

我們根本沒有主導市場及主導技術的能力!

新的通訊技術(交通工具)面對的是無國界boundless的世界﹐我們只能依照大國的規則來玩。
最近﹐操作者界面設計user interface design學界﹐對異文化間界面的整合﹐有不少論文發表。可是我的看法蠻悲觀的﹐全球規模的技術規格是不可能照顧到弱勢文化使用者的需求的。

(你看看﹐WinX還沒有真正支援泰文和阿拉伯文的斷行文法規則;你看看﹐微軟的中文說明根本不是中文)

現在次世代通訊規格G3發表了﹐弱勢國家除了日本的i-mode和北歐的bluetooth被列入外﹐其他如sky-web和ez-web等﹐IEEE根本不理你。
所以﹐我們的政府也罷﹐我們的企業也罷﹐基本上沒有插手去「有計畫地有組織地審視」的機會。只能亦步亦趨﹐跟著美國跑了!

很無奈﹐但是事實如此。

兩年前Fuppy剛出來時﹐我只能等﹐因為只有英文Fuppy﹐過了半年出了法文Fuppy﹑西班牙文Fuppy和日文Fuppy﹐我等不及中文Fuppy(好像後來也沒有出)﹐買了日文Fuppy給女兒。當家裡無人時﹐她只能和Fuppy講日文﹐一年不到﹐她的中文程度變得更差了!

在台灣﹐我們今天一般日常生活中﹐常常很多概念一時找不到適切的中文﹐就用英文來表達。不知不覺中﹐中文的表達能力就差了。在未來的日子﹐跨國通訊更加頻繁時﹐這個情況會更加嚴重;搞不好將來﹐我們就如同今天台灣的原住民一樣﹐中文只剩下少數常用單語﹐語言和整個思考方式﹐都被強勢的文化同化了!

新通訊時代﹐還有許多隱藏的危機。時間有限﹐今天先談到這裡吧!?

商品概念為核心的產品設計
重組人機關係的資訊時代
數位時代的設計課題
網路文化霸權主義
美術工藝運動與台灣
數位工具與工業設計
新時代的交通工具
Reactive Interface Design